核心信息速览
- 事件: 甘肃省组织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
- 规模: 共有 628家 企事业单位参与,参展和观展总人数超过1000人。
- 时间: 第八届进博会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 意义: 这是甘肃历年来组织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进博会,体现了甘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的强烈意愿。
详细解读与分析
“628家”意味着什么?
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个亮点,可以从几个层面理解:
- 历史之最: 这是甘肃自参加进博会以来,组织规模最大的一次,这表明甘肃省政府和企业对进博会这一国家级平台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 参与形式多样: “企事业单位”的提法说明,参与者不仅仅是来“逛展”的采购商,还包括了来“展示”的参展商、来“洽谈”的投资促进机构以及来“学习”的政府部门,这形成了一个“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完整代表团。
- 广泛覆盖: 628家单位涵盖了甘肃省内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说明此次参与是全省性的联动,而非个别企业的行为,体现了全省上下扩大开放的一致行动。
甘肃代表团在进博会上做了什么?
根据公开报道,甘肃代表团的主要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采购签约成果丰硕: 这是进博会的核心功能之一,甘肃的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采购需求,尤其是在农产品、食品、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领域,甘肃作为农业大省,对国外的优质农产品、肉类、乳制品等有巨大需求,多家企业现场签约,达成了多项采购意向和合同。
- “甘肃特色”走向世界: 进博会不仅是“买全球”,也是“卖全球”的舞台,甘肃也借此机会展示了本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
- 优质农产品: 如定西的马铃薯、天水的苹果、陇南的橄榄油、河西走廊的葡萄酒等。
- 文旅资源: 通过宣传推介,吸引国际游客了解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张掖丹霞等世界级文旅IP。
- 新能源产品: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展示甘肃在新能源领域的潜力和成果。
- 招商引资与投资促进: 甘肃利用进博会这一国际平台,举办或参与多场投资推介会、产业对接会,向全球客商宣传甘肃的区位优势、产业政策、营商环境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外资企业来甘投资兴业,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领域。
- 政策学习与交流合作: 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代表通过参加进博会举办的各种论坛、研讨会,学习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商业模式,寻求与国内外顶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机会,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对甘肃有何重要意义?
甘肃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代表团参加进博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畅通“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进博会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链接点,甘肃通过参加进博会,一方面将本地优质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外循环),另一方面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优质消费品,满足省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内循环)。
-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帮助甘肃的传统产业(如农业、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进博会是一个高能级的“吸金石”和“展示窗”,甘肃积极参与,能够有效提升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全球目光聚焦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大动力。
- 服务国家战略: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通道,通过进博会,甘肃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甘肃628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第八届进博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活动,更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坚定宣示,这充分展现了甘肃作为西部地区省份,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求发展新机遇、拓展合作新空间的决心和行动力,通过这次“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深度实践,甘肃正努力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