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业板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并已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停止接受新上市申请。
这意味着,虽然市场上仍然存在许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但这个板块已经不再是一个活跃的融资平台,其功能和定位已被香港联合交易所(HKEX)推出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GEM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以及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的特专科技公司章节所取代。
现状:创业板上还有哪些股票?
截至2025年初,创业板上依然有数百家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企业,市值相对较低。
- 高风险:盈利能力可能不稳定,业务模式较新,经营风险较高。
- 行业分布:涵盖了科技、生物科技、消费、地产、服务等众多领域,但以创新和增长型公司为主。
- 流动性差异大:部分热门或基本面较好的股票流动性尚可,但许多“仙股”(股价低于1港元的股票)几乎无人问津,买卖非常困难。
如何查找创业板股票列表?
由于创业板已经停止新上市,其股票列表相对固定,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权威渠道查看完整的创业板股票列表:
-
香港交易所官网
- 这是最权威的来源。
- 路径:进入香港交易所官网 -> 市场数据 -> 股票 -> 搜索“GEM Company List”或“创业板公司名单”。
- 链接:HKEX GEM Companies (您可以在页面中筛选“GEM”板块)
-
财经数据终端(专业投资者常用)
- 彭博、路孚特、万得 等专业金融数据终端都提供完整的港股列表,并可以轻松筛选出创业板股票。
-
主流券商的交易软件
几乎所有提供港股交易的券商平台(如富途牛牛、老虎证券、盈立证券、中信证券国际等)在其股票筛选器中,都可以按照“板块”进行筛选,选择“GEM”即可看到所有创业板股票。
-
财经信息网站
- 新浪港股、东方财富网(港股频道) 等网站也提供港股板块分类,您可以找到创业板的股票列表。
创业板股票的特点与风险(投资前必读)
在考虑投资创业板股票前,必须充分了解其高风险特性:
- 高波动性:股价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或下跌。
- 信息不对称:许多公司规模小,知名度低,信息披露可能不如主板公司充分和及时。
- 流动性风险:很多股票交易不活跃,可能想买时买不到,想卖时卖不掉,或者需要以极差的价格成交。
- 基本面风险:公司可能尚未实现稳定盈利,甚至持续亏损,业务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 退市风险:由于监管要求和经营不善,创业板公司退市的比例相对主板更高。
创业板 vs. 主板:关键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业板,可以将其与主板进行对比:
| 特征 | 香港创业板 | 香港主板 |
|---|---|---|
| 定位 | 为规模较小、增长潜力大的新及rising公司提供融资平台 | 为大型、成熟、盈利稳定的公司提供融资平台 |
| 盈利要求 | 无盈利要求,甚至允许未有收入的公司上市 | 要求有连续三年的盈利记录(不同规则下有例外) |
| 最低市值 | 上市时市值需达1.5亿港元 | 上市时市值需达100亿港元(或40亿港元+收益) |
| 信息披露 | 要求相对简化,但频率可能更高 | 要求全面、严格的信息披露 |
| 风险等级 | 高风险 | 相对较低风险(但仍是投资市场) |
| 投资者门槛 | 无特定资产或经验门槛,但强烈建议具备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 无特定资产或经验门槛,但同上 |
未来展望: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
随着创业板的关闭,香港市场正在积极拥抱新经济和科技创新,新的机遇在于:
- 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这是为研发驱动的科技公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硬件、生物科技等)量身定制的上市渠道,允许未盈利的公司在主板上市。
-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为科技等新兴行业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快速上市的新途径。
总结与建议
- 明确现状:香港创业板已“功成身退”,不再接受新公司上市。
- 如何查找:通过港交所官网或主流券商平台可以找到现有创业板股票列表。
- 审慎投资:现有创业板股票普遍高风险、高波动、低流动性,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或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
- 关注未来:如果您对高增长科技公司感兴趣,应将目光转向主板上的特专科技公司和SPAC机制带来的新机遇。
最后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请务必进行独立研究,并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
